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宜昌文史专家聚首,纵论“九码头文化”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座谈会现场

宜昌九码头(水彩 1958年) 冯中衡作

“那一晚细雨打湿钟楼,我送你离开九码头。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你使劲抓着我的手。那时候我们讨论未来,手里提着半瓶啤酒。江面升起白白的月亮,你的发香落满我衣袖。”“宜昌城不眠的夏夜,九码头是宇宙的尽头。我们从迪厅唱到酒吧,除了快乐一无所有。宜昌城不眠的夏夜,九码头是漂泊的乡愁。远处传来靠岸的汽笛,你一去再也没有回头。”这个秋季,当宜昌市文联主席周立荣作词、孟文豪作曲、石头演唱的《九码头》刷爆宜昌人的朋友圈时,九码头,这一宜昌城妇孺皆知的地理与文化地标,瞬间引燃了几代宜昌市民的乡愁记忆。一时之间,“九码头文化”成为市民街谈巷议的热词。

何谓九码头?它有怎样的前世今生?“九码头文化”有哪些内涵?我们今天应该怎样传承与光大?11月27日上午,伍家岗区委宣传部、伍家岗区文联、伍家岗区文化旅游局邀请宜昌市20多位专家学者在该区市民中心举行座谈会,专家学者们就如何深度挖掘“九码头文化”,打造“九码头”文化地标各抒己见。

九码头是宜昌

码头文化的核心支点

什么是九码头?在近年出版的《伍家岗区地名志》一书中,“九码头”有两个义项:一个是作为码头的九码头。它位于胜利一路西南端江岸。1951年,长航宜昌办事处对宜昌市码头实行统一编号,上起大南门下至杨岔路江段,按顺序编为1至14码头,该码头在宜昌市港区排序第九,故名。九码头最早建于1950年,1989年扩建为宜昌港客运中心码头,用于客运,年客运量35万人次,至此,作为水上运输设施的九码头随之消失。另一个义项是作为片区的九码头。它位于万寿桥街道西南部,以胜利一路为中心,泛指东接江海路,西连胜利二路,南临长江,北靠夷陵大道,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20米这一区域的地名。“在这序列码头中,九码头最负盛名。九码头原为油脂码头,后从货运改为客运,由于人流量大,名以人传,所以后来名气越来越大。”文史专家、长期研究伍家岗区地域文化的陈京玺说。

在座谈会上,宜昌市文化名家、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王作栋认为,九码头是宜昌码头文化的重要地标和核心支点。而“九码头文化”应该是指九码头所在地和周边辖区呈现的文化形态,深度挖掘“九码头文化”,要以人为本,在情感上大做文章,要通过情感讲述、演绎等方式,充分展现九码头、伍家岗、宜昌的人文风情、地理风貌、民俗文化等,反映城市变迁、发展变化、时代进步,用写实的手法将七八十年代的九码头最富有烟火气的港埠生活气息表现出来,让九码头地域文化为一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服务,为伍家岗区乃至宜昌市打造宜业宜居城市文化赋能。宜昌市文史专家杨世灿、袁在平、罗洪波表示,九码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深入发掘,片区内还有宜昌剧院、宜昌港务局、天官桥等地标性建筑,值得系统研究。

1956年,九码头地域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城区第一家公私合营的餐馆“江峡餐馆”;1958年,宜昌港运中心从一马路逐渐转移到九码头,一时旅客猛增,昼夜川流不息,江峡餐馆打破常规,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实行昼夜营业。1963年,江峡餐馆又进行重建,餐馆一楼供应小吃和大众菜肴,二楼设雅厅、包宴,是宜昌为市民开放的第一家雅厅餐馆。餐馆美食既有川渝特色的麻辣烫,又有江汉特色的甜淡腥,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名噪一时。上世纪八十年代,九码头火锅几乎成为很多市民的饮食打卡地。座谈会上,向东等专家认为,“一方热土一方美食”,挖掘九码头文化,离不开对本地美食的发掘。鄢国培之子、在宜昌船厂工作的鄢文告诉记者,九码头是他孩提的美好记忆,“因为我是在九码头边长大的,九码头在港务局栅子门外,正对胜利二路,它的周边排满了旅社、酒馆、照相馆、杂货店、邮局、理发店、茶园、剧院、煤店等,那时想吃肥肠火锅、小桃园包子都往九码头跑。我记得一到夏天,江边挤满了游泳、钓鱼的人群。”

“九码头文化”

离不开浓郁的名人文化加持

宜昌是峡江之城,又是物流人流的集散地,有着浓郁的码头文化气息,而九码头自然首当其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九码头”为代表的宜昌码头文化的繁盛,滋养出了两位声名远播的著名作家。最早出名的是黄声笑,从顺口溜到快板诗,他的写作对象多半是码头工人的生活,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千余首,最后登顶中国文坛,成为杰出的“工人诗人”。随后崛起的,是始为轮船公司电工,后位至省作协主席的鄢国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以长篇小说《长江三部曲》轰动全国文坛,该书成为描写码头文化、峡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象级作品,并穿越时空,至今文学魅力不减。

“我父亲在作品的开头描写的解放前外国军舰停靠的码头是亚栈江边,上下军舰全靠小划子运送,那是宜昌历史上的屈辱史。解放后,九码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宜昌市有很多文化大家第一次到宜昌来,均提到了人民旅社、江峡餐馆、红光照相馆,它们是当时宜昌的地标和繁荣的象征。”鄢文表示,“我曾经在红光港机厂工作,上下班均要坐厂里轮渡过江,都要在九码头上下船。那时趸船紧张,没有正规码头给我们停靠,渡船船头就直接抵上沙滩,放块木跳供我们上下,煞是热闹。我跑遍了重庆、涪陵、万县等码头,他们的地域饮食、夜市、土特产、传统娱乐和非遗活动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留连忘返。最近我也参加了宜昌车溪夜游,其中的一些项目也给我和外地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希望“九码头文化”再多点市井味儿。

除了黄声笑和鄢国培,宜昌籍著名画家冯中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宜昌港和九码头水彩画作品,其中1954年9月所作的《繁荣的宜昌港》,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功描绘宜昌码头的作品。另外还有随后创作的《宜昌港》《宜昌港旧貌》《宜昌港之二》《宜昌港之三》和《九码头》等,以大量细节记录了那个时代宜昌港口的繁忙景象,堪为其一生的精品力作。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画家陈文武小时生长在九码头,是在长江江滩边长大的,“小时候在沙滩上玩滑滑梯,在货场里躲猫猫等至今历历在目”,他认为,“九码头文化”一定要挖掘像冯中衡、黄声笑、鄢国培这样的名人文化,另外,码头文化一定要突出船舶,无论是帆船、小火轮,还是登陆艇。围绕这一系列展开才能正确把握精髓。他建议在九码头建立码头文化展示中心,集文化遗址、民俗事项、影视记录等于一体。长期从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周智建议,宜昌应该创建“九码头文创园”,展示九码头的历史文化底蕴、烘托宜昌的文化氛围、促进宜昌九码头文化的发展。

要让本地人产生共情

让外地人产生向往

1981年元月,长江第一坝葛洲坝胜利截流。当年6月15日,著名诗人舒婷从重庆坐船经过宜昌,因当时的船闸尚未通航,宜昌诗人刘不朽专门带车到坝上的陡山沱码头接舒婷,然后于下午将其送到九码头,再次坐船东下。握别时舒婷说:在三峡船上写了一首小诗,来不及抄写请你指教,但你将来可能会看到吧!这首题作《神女峰》的诗,时隔半年发表在新疆石河子办的《绿洲》诗刊上,成为舒婷最有名的诗作之一。彼时的九码头,凭借一张船票,客人西来东往,好不热闹。

为此,宜昌影视界王广宜、柯鸿、凌学松等专家在座谈会上表示,“九码头”聚集了众多宜昌人的乡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九码头。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挖掘“九码头文化”,要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情,行动上的共振,还需要通过作品来展示,通过影视载体来表达,要让九码头地域文化和《九码头》歌曲一样,让本地人产生共情,让外地人产生向往。据悉,伍家岗区有关方面拟于近期拍摄歌曲《九码头》的MV,助力弘扬“九码头文化。”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