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千江有水千山橘——序《橘都夷陵》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易仁和

柑橘起源于中国的西南部,由芸香科柑橘属野生原种果树进化而来,并沿长江逐渐向东南传播,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阔区域,渐次扩散到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水果。

1907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夷陵三游洞采集到了一种翼叶特大的原始柑橘类型,并将其标本保存在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内。1913年,美国植物学家施文格将其定名为“宜昌橙”。上世纪70年代,夷陵乐天溪、三斗坪等地也发现了大量“宜昌橙”原始群落。后设立了洞湾“宜昌橙”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宜昌橙”的发现、命名和保护,证明夷陵是中国柑橘重要原生地之一。

夷陵自古产柑橘。屈原在此吟哦《橘颂》,表达自己忠贞不移、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史记·货殖列传》载“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欧阳修在此吟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后在《夷陵县至喜堂记》中说“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这些对夷陵风物的记述,展现了他已摆脱被贬之初的苦闷孤寂,形成了不屈逆境、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成就了“庐陵事业起夷陵”的佳话。

《东湖县志》载“唐宋时,襄州、荆州、峡州皆贡柑”;《宜昌县志·食货全》载“宜昌原以出产香柑著名,尤以城北外之前后坪地方为最”;民国时期,由于天灾和战乱不断,夷陵柑橘大幅萎缩,1935年仅为250余吨。

新中国成立后,橘都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是解放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大示范阶段。重点是在三斗坪黄陵庙开始试点示范,并逐步向外推广,突破了柑橘种植不出南津关的禁区,至1979年,柑橘面积达到3.7万亩,产量1275吨,奠定了后期夷陵柑橘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二十世纪末的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山地开发为标志,突出规划引领、突出集体经济、突出规模发展,大规模开发山地,推动了柑橘产业的大发展。至2000年,柑橘面积达到17.1万亩,产量17.68万吨。

三是二十一世纪初至现在的大提升阶段。这一阶段突出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全区形成了鸦鹊岭、小溪塔、龙泉等3个柑橘专业镇和66个柑橘专业村,橘都夷陵正式成型。

在橘都形成过程中,为政者们敢于决策、专家队伍乐于奉献、柑农们善于创造,是为夷陵“三宝”。1972年的粮柑“四定”,1986的完善承包责任制,1987年的山地大开发,柑橘示范场的兴建,柑橘节的设立,无不体现了决策者的勇气和前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完全可以说,有当初领导的审时度势、果敢决策,有后来历届班子的代相传承、发奋作为,才有现在的橘都成就,才有今天的硕果累累,才有今天的橘农小康。

本土专家队伍的奋斗精神、敬业品质可敬可佩、可歌可泣。广东罗定人张佐棠,1960年华农毕业后分配在省农业厅,因为爱人来了宜昌,便毅然来宜,1978年因考察宜昌橙,在莲坨瓦屋店不幸坠崖身亡,是地道的“柑橘版山楂树之念”;罗田人王学炷,1952年毕业于湖农后,扎根三斗坪32年,堪称橘都夷陵建设的先行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袁昌忠、应荣枢、汤先锡,知名专家杨国海,都是从最基层做起,一把剪子、一顶草帽、一双胶鞋或者一部破旧的自行车,是他们共同的标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足迹踏遍山乡,论文写在大地;不问自己付出,但问橘农收获;淡化个人得失,凝聚家国情怀。有他们的智慧劳动,才有夷陵柑橘当今的品质。

橘都建设,橘农是主力军。千万柑农在橘都建设中,一路走来,可谓筚路蓝缕,创业有成。其聪明才智、奋斗意志,创造精神,可载史册。大雪压不垮,大实蝇击不倒;田淹没了再开,树老化了再栽;内外市场敢闯,激烈竞争不怕;技术不断更新,品质不断提升。他们当中,有早期的省劳模屈克强、徐光全,有后来的种植能手陈振柏、营销能手张芝新、杨荣宏、有创造了“三个第一”的胡继良,有打造出精品果园的黄廷相,有敢造访国家农科院的法官泉人,有让柑橘树住上洋房的薄刀岭人,也包含承包受挫的二郎坪人李道杰,感叹“柑橘变老我变老”的陈满祥,等等。他们个人的奋斗史,就是橘都夷陵的发展史;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橘都的成长轨迹;他们的创造,才使橘都夷陵不断有新天地。

还有柑橘的企业家们,也应是柑农的一部分或领头人,典型代表如晓曦红的舒德华、星翔的王恩珍、洋红的张洋红、宜施壮的刘祖锋,他们在夷陵柑橘产业大提升中,当领头雁,做非常事,优化产品,擦亮品牌,兴一家企业,富一方柑农。他们身上,凝聚着夷陵精神,焕发出时代特色。

(作者系夷陵区政协主席此文发表时略有删节)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