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教育 > 正文
“雪莲花”八年坚守送山里娃看世界

+1

-1

收藏

+1

-1

点赞9

评论0

刘雪莲在讲课

 “90”后五峰姑娘刘雪莲,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985高校——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武汉一家企业,却在工作一年后辞职回到老家五峰,成为采花中学一名农村新机制教师。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8年如一日,她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将自己的闪亮青春和满腔热情,全部奉献给了这所农村初中,奉献给了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从教学新人到骨干教师、县级名师,从“五峰榜样”到宜昌楷模,从市级十佳师德标兵到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刘雪莲在偏远闭塞的小村里,用爱心编织着教育梦想,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学生,帮助一批批山里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让他们用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刚刚公布的全国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中,今年32岁的五峰采花中学校长刘雪莲,作为全市唯一一名乡村教师入选。她告诉记者,“我只有上出更精彩的课,才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跳出了“农门”

为了教育梦又回到农村

2013年,大学毕业的刘雪莲来到武汉求职,因为手捧“985高校毕业证”,她顺利找到一份待遇还不错的工作。作为一名来自贫困农村的学生,刘雪莲算得上是成功跳出了“农门”。武汉的都市生活对刘雪莲是新鲜的,但对家乡的思念却一分未减。“当时大学毕业回乡,有两个选择,考公务员和当老师。”刘雪莲说,从小就有个教育梦,所以参加了湖北省“新机制”教师招考。

作为一个农家姑娘,好不容易挣脱了大山的束缚,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却回到了比家更偏远的深山。她的选择,起初并不被亲友所理解,但她坚持了自己的决定。2014年,刘雪莲顺利通过招考,来到了比渔洋关老家更为偏远的采花中学,开始了与大山为伴的生活。

刚站上三尺讲台,刘雪莲就被校长安排教语文兼班主任,她也第一次觉得“老师”这个称呼是如此沉重,她生怕耽误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她,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所学的工科专业,更是和语文教学背道而驰。没有基础的教学技能,缺乏实用的业务能力,她就凭着一腔热情,边学边教。

她成了“有心人”,细细地观察着身边每一位老师的言行举止,利用一切机会去旁听其他教师的课。平时再忙再累,她也坚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虚心请教前辈,制定解决方案并着力施行。同时,她利用休息时间,刻苦学习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弥补自身短板。

“坚守”与“放弃”

她为学生选择留下来

2017年,刘雪莲当了妈妈,因为家和学校相距3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哺乳期间,她把孩子和父母接到了学校。孩子10个月大断奶后,她就把孩子和父母又送回了渔洋关的家。如今,儿子已经5岁了,刘雪莲只能在双休放假和寒暑假,回家和孩子团聚,平时太想孩子了,就只能听听他在视频里“喊妈妈”。

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刘雪莲就把全部的爱给了学生。今年在三峡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读大三的刘舒迪,至今都记得,“我是刘老师带的第一批学生,当我听说刘老师是从重点大学毕业,再回到五峰教书时,非常佩服她,这也深深激励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刘舒迪说,她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想到刘老师的故事,决定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治病救人。

刘雪莲辅导学生

因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刘雪莲获得了一个到更好的地方发展的机会,一个和亲人团聚的机会。刘雪莲说,她当时很清楚,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都需要她的陪伴,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也许得留在偏远的农村一辈子。

但是面对着学校青年教师匮乏和40岁以下老师偏少的现实状况,看着和她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刘雪莲选择了坚守,放弃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决定继续留在采花这个偏远的乡镇。

用爱心和付出

护送更多的学生走出大山

在刘雪莲看来,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最大的区别是眼界和见识,缺乏学习的动力,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她经常举自己的例子,“我的父母是农民,但我现在是一名老师,我就是通过学习实现了跨越,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刘雪莲不断的鼓励同学们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考出大山看看山外面的世界。

因为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刘雪莲像大姐姐一样,从细微处关心他们,剪指甲、洗袜子、换衣服……这些生活上的琐事,她都是手把手地教。班里有个执拗好斗的“怪”学生,刘雪莲就每天与这个学生谈心十分钟,默默地改变着这个孩子;班上学生家里遭受意外,她得知后,将自己钱包里的所有现金,尽数给了那个孩子的父亲,放假后还邀请她到自己租的房子里住。

她带的双胞胎学生周昌锋和周昌锐兄弟俩,如今分别在北方民族大学和湖北民族大学上学,在他们的眼里,刘老师传授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山外世界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情,彻底改变了少年时代懵懂无知的他们。

刘雪莲用爱和付出,换来了学生们的优异成绩,她当年带的第一届学生参加中考时,全班36个学生中22人考入了高中,三年后又有近10名学生考取了本科。现在,不少家长看见她,还非常感激她,“不是刘老师,我的孩子不可能考上大学”。

刘雪莲告诉记者,面对新的教育浪潮,她还在努力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不忘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的责任,结合本地乡土文化,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走近土家》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三峡晚报首席记者汪蕾)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