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聚焦!主流媒体看宜昌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5月6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2021年5月6日 01版)


 全文如下 

 ☟

开镰收麦


文振效摄(影像中国)



立夏时节,大麦进入收获期,各地抓住晴好天气开镰收获大麦。

图为大型收割机在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镇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收获大麦,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5月6日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5月6日 01版)


 全文如下 

 ☟


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推进发展理念、动力和制度“三大变革”
湖北:奏响高质量发展“长江之歌”
 记者李鹏翔、王贤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在宜昌、在武汉,长江特有物种江豚近来多次跃出江面。这些被称为“长江微笑天使”的江豚每次出现,都能引发手机刷屏,让人感受到长江生态的变化。
 
坐拥最长长江干线的湖北省,着力实施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一首发展理念变革、动力变革和制度变革的“长江之歌”变奏曲正响彻荆楚大地……
 
理念变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一季度预计盈利3.5亿元,同比增长约1344%;1.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项目建成投产,全国最大、品种最全的“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揭牌;各界人士到花园式的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参观,频频点赞……这几天,湖北兴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好事连连,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氛围。
 
然而,几年前,宜昌市正饱受“化工围江”带来的环境污染之苦,这家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还经常因环保问题被当地居民举报,企业在越来越严苛的环保监管要求中迷茫踟蹰。
 
追赶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新发展阶段,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如果说这是萦绕在长江沿线地区的时代之问,答案无疑是响亮而清晰的:绿色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
 
“这几年,我们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说,2016年,国家刚提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时,企业也曾不知所措、踟蹰观望;差不多一年后,我们下定决心拆除紧挨长江的化工装置,开始“关改搬转治绿”;这三年,我们主动求变,争做长江沿线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和标杆。
 
“压力巨大、责任巨大,动力也是巨大的,这都是思想转变的结果。”陈晓清说,兴发集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拆除临江的生产装置32套,关停资产价值达13.58亿元;先后投资51.5亿元,大力开发微电子和有机硅新材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化工重镇宜昌,毅然向“支柱产业”“吃饭产业”开刀。三年间,“等等看”变成“趁早动”,“要我搬”变为“我要搬”。“全市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基本完成‘关改搬转’,宜都、枝江两个专业化工园区建设提速,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由整治前的18.6%提高到36.2%以上。”宜昌市常务副市长陈惠霞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问题解决了,关键还要落实行动。三年来,湖北全面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一场场长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攻坚战接连打响:
 
整治化工污染,累计完成沿江405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整治非法码头,累计取缔长江、汉江干线各类码头1787个;开展生态修复,排查出的214处黑臭水体全部“销号”,3万多名渔民退捕上岸;治理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987座,99%以上的行政村实施了农村垃圾治理……
 
当前,湖北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2020年1月至11月,全省103个国考断面水质达到优良,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长江武汉段白浒山出境的长江水质已连续两年保持在Ⅱ类,为长江武汉段20年来最优。
 
动力变革:从“光芯屏端网”到“一主两翼”

新的生产基地和办公大楼拔地而起,等待发货的产品堆满了展示大厅,生产线赶工作业……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派繁忙。公司负责人闫大鹏告诉记者,疫情之后,企业恢复增长势头良好,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增长50%以上。“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壮大激光产业,为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光谷,中国信科、长飞光纤、华星光电、联想、斗鱼、华为、小米、人福医药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在此扎根。光谷,这座活力之城、希望之城、创新热土,如今正承担着湖北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武汉大学中国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说,依托铁水公空立体交通大走廊牵引,一条从武汉向东连接鄂州、咸宁、黄冈、黄石,沿长江延展百余公里的区域,正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这片被称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区域,正打造“光芯屏端网”、大健康两大万亿元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三大产业,培育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努力走出一条湖北特色的科创大走廊发展新路。
 
为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湖北启动“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一年投资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61.1%;对长江经济带化工等涉水类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园区外企业逐步“退城入园”。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智敏说,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之外,湖北还努力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补齐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等发展短板,大力推动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战略,打造全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标兵,引领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省域内区域联动发展。2020年以来,湖北全面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大力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以及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区域联动发展。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积极作为。近段时间,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密集赴江西、湖南等长江中游兄弟省市,到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省市考察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寻求合作共赢之道。
 
制度变革:从治标到治本

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如何从被动到主动,从治标到治本,从点位突破到整体推进,全方位构建长效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应有之义。
 
为推动长江大保护,湖北省编制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并形成“1+5+N”规划体系;提出“一干两支六提升”的全域规划思路,梳理出1.14万亿元的动态项目库;编制负面清单,全省22.3%的版图面积纳入生态红线。
 
依法治江,湖北生态法治体系不断完善。连续3年就水污染防治、秸秆露天禁烧、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地方立法,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内。
 
协同治理,彻底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源头控污、系统截污、全面治污、生态修复”,长江嘉鱼段马鞍山开展区域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施工。“区域生态修复从单一化、碎片化向系统化、集中化转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事业部负责人付海巍说。
 
建立绿色GDP考评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新编制融资规划……一个个制度设计谋长远发展之道。
 
面向未来,站在新起点上,湖北省将突出“绿”的底色,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探索实施千里长江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化“新”的引领,积极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创中心、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带”的优势,加快建设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进长江经济带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传承“江”的文化,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内涵,着力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湖北作为生态大省,要有大担当、大作为。”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指出,湖北地处“长江之腰”,发展重心在长江,发展未来也在长江。要坚决扛起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要牢牢把握“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勇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要全面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提档进位,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5月6日

《湖北日报》


 01 

《湖北日报》(2021年5月6日 01版)


 全文如下 

 ☟

大麦夏收全面铺开

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汪运钦 摄




“五一”假期,当阳市草埠湖镇楚湖村,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大麦夏收作业。当阳市今年“三夏”机械化收获任务为57万亩,全市参加“三夏”生产的农机具投入总量和机械化水平都超去年。

 02 



《湖北日报》(2021年5月6日 02版)


 全文如下 

 ☟

4万人沿江同跑马拉松

记者 童军鹏


5月5日上午7时30分,2021湖北���长江超级半程马拉松在鄂州、枝江、石首、嘉鱼、巴东五个长江流域沿线城市同时开跑,4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选手和跑步爱好者如滔滔江水般从起点奔涌而出。副省长肖菊华在武汉主演播厅出席起跑仪式并宣布赛事启动。


本次赛事是疫情之后湖北首个马拉松赛事,也是国内首个以河流命名,首创五城同跑的马拉松赛事。赛事以“守望长江,绿满两岸”为主题,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150万元赛事奖金,吸引了数十位全国各地半程马拉松冠军选手云集湖北展开激烈争夺。赛事通过5G多屏融媒体进行直播,五个分站4万人同台竞技,五城特色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同步开启的抖音直播带货助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农产品销售。

本次赛事由省体育局联合鄂州市、宜昌市、荆州市、咸宁市、恩施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03 

《湖北日报》(2021年5月6日 03版)


 全文如下 

 ☟ 

宜昌推行房地产经纪“房信码”

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叶勇

4月30日,在“宜荆荆恩”城市群首届住博会启动仪式上,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市(州)房地产行业协会共同发布“美好人居”宣言。其中,他们特别提到,要推广运用房地产经纪“房信码”,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信得过、可感知的住房消费环境。


“房信码”是房地产经纪行业的电子诚信身份证,由宜昌市住建局首创并推广使用。市民交易房产时,扫一扫机构门店和经纪人员的“房信码”,即可获知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和从业诚信状况。市民可优先选择诚信等级高、值得信赖的机构和人员,减少交易纠纷,放心买房卖房。


宜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对房地产行业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的信息公示、服务收费、职业资格、业务开展、信访投诉等,实施动态诚信管理,将不良行为录入诚信档案、即时记入“房信码”;定期发布“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诚信等级的机构和人员,适时动态提示交易风险。


目前,宜昌首批111家房地产经纪机构挂码经营,225名经纪人员亮码上岗。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04 



《湖北日报》(2021年5月6日 07版)


 全文如下 

 ☟

宜昌白洋港疏港铁路建设正酣


记者 刘曙松 摄



连日来,宜昌市三峡枢纽白洋港疏港铁路项目进出港口的铁路桥建设工地一派忙碌景象。该项目是国内第一条引入码头平台的集装箱新型铁路,采用车船直取连续作业模式,实现“铁、水、公”联运无缝连接,建成后,货物可直接在码头装箱,通过便捷铁路运至目的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8.2%。 



 05 



《湖北日报》(2021年5月6日 08版)


 全文如下 

 ☟

红色游受追捧 夜游成新时尚 乡村游添新意

“五一”文旅市场好热闹

记者 王理略 通讯员 鄂文旅


5月5日,“五一”小长假结束,我省共接待游客4321.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8.39亿元。武汉市、宜昌市、恩施州等热门旅游目的地人气旺盛,各项指标全面超2019年同期水平。这个“五一”小长假,湖北持续受到全国游客青睐,假期文旅市场热闹非凡,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发布的“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武汉位列全国前十热门旅游目的地,荆州位列今年“五一”黄金周增速最快的目的地城市首位。

重点景区人气旺

5天假期,我省481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295.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17%;景区综合收入38.5亿元,较2019年“五一”假期增长15.12%。

省内主要旅游景区个个爆满,带动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收入。武汉市黄鹤楼公园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其中外省游客占到80%以上,日均接待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两次发布接待预警,位列美团平台发布的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热门旅游景点第二名;“夜上黄鹤楼”旅游演艺项目接待游客超过6000人次,几乎场场爆满。

襄阳古隆中景区打好三国人物牌,策划“寻梦三国”实景体验互动游,为广大游客奉献三国风云大型实景真人秀。利川腾龙洞《夷水丽川》、恩施大峡谷《新龙船调》等展现恩施民风民俗的文艺表演大受好评,文旅体验展现共融互促的良好局面。围绕建设湖北长江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宜昌着力打造长江三峡“两坝一峡”核心产品,假日期间,宜昌交旅集团“交旅.两坝一峡”“长江夜游”“升船机”等游船产品共接待游客5.08万人,比2019年增长63.11%。

省内热门景区假日成为众多省外游客的打卡地,中青旅湖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在“五一”小长假接待了7000余名省外游客到武汉旅游,领略英雄之城的大美风光。峡州国旅组织了60余台车、200余人的“车船同行 自驾三峡  环游神农架”的团队,团队中90%的游客来自山西、陕西、湖南、安徽,分别前往屈原故里、三峡大坝、大九湖、神农顶等景区,深受游客青睐。

红色旅游热度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省各地围绕建党一百周年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红色旅游景区人气高涨。

武汉市文博系统依托武汉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二七纪念馆等系列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举办16个精品展览和9项线上线下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红色展览进景区等红色旅游活动,开通红色旅游经典线路6条、公交专线10条,让市民和全国游客在美丽风景中享受红色文化熏陶。5天时间,武汉市文博场馆累计接待观众91.33万人次,其中场馆接待33.65万人次,进景区街区巡展接待57.68万人次。

省内各地红色旅游景点游客明显增多,游客们在游览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夜间旅游成新热点

今年“五一”期间,我省夜间消费成为新常态。武汉“五一”节日期间推出九大夜游产品、10条夜游精品线路,夜游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观赏长江灯光秀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知音号》游船接待游客7463人,实现收入205.77万元,与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8.87%和37.97%。

荆州方特连续5天千架无人机在夜空呈现“世界你好,我是湖北”等字样的光影秀,用科技之光点亮英雄湖北。襄阳“汉江夜游”项目与“汉水女神”等当地传说融合,创作成互动体验式歌舞剧节目,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荆楚乡村旅游添新彩

久居都市的人们渴望体验乡村生活。在这个“五一”假期,全省乡村旅游的概念不断延伸,内容更为丰富,探索赏花采摘、森林康养等乡村游新模式。

在孝感双峰山举办首届森林康养文化旅游节,开展书画展、森林瑜伽、峡谷探幽、茶农生活等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农文旅融合的健康生活。

恩施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观原生态风景、住原生态民居、品原生态文化成为乡村游爆款,游客接待量同比2019年增长145%,篝火晚会、非遗活动、露天电影、徒步采摘等活动,让游客轻松度假。

另外,黄石市、十堰市推出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客们在乡野间,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心情。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