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民生发展指数百强 宜昌拼什么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将有限财力更多用于改革发展和民生保障,让人民幸福的底色更加厚重,让共享发展的主题更加温暖!


老年趣味运动会。全媒记者郑联学 摄

三峡晚报全媒首席记者汪蕾全媒记者金计王军

核心提示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介绍了政府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的措施。今后五年,宜昌如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宜昌范式”,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日常生活有序如何做到?民生发展指数如何在地级市百强中再进位?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病有所医暮年不孤

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好多了,还多了个女儿!”92岁高龄的赵数生老人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入住宜昌市康复医院医养结合专区后,自己和孩子们都开心。

赵数生膝下两儿两女,两个儿子均在外地生活。赵老患有冠心病、慢阻肺、心衰、慢性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4年前不慎摔跤后,生活难以自理,老伴年岁大了也无法照顾。两个女儿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庭,忙得团团转。一家人商量后,将赵数生送到养老院。

住养老院3年多,每月费用3000多元,且因病情反复发作,赵数生平均每年要住院四五次,支出养老和医疗费超过7万元,4个子女承受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转到这里半年多,我爸像变了个人,开朗多啦!”58岁的小女儿赵雁萍介绍,听说宜昌市康复医院有医养结合床位,立即将父亲转过来,不仅遇到了亲如女儿的工作人员,每月还可享受1500元的长护险待遇,半年多来老人身体和精神状况更好了,家庭经济负担也减轻不少。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00.25万人,占人口总数24.95%。像赵数生老人一样,患有多种疾病,甚至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不在少数。

如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宜昌正在积极行动,全力构建老龄健康服务支撑体系,探索形成了“养中办医”“医中办养”“医养融合”“医养签约”四种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目前全市“两证”齐全并投入运行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67家,有35家机构实现了住院医疗和养老照护模式院内就地转换;167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全部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并开通就医转诊“绿色通道”。此外,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实施长护险制度试点,截至目前,城区有超过2000名失能参保人员受益。

全市还建立了多项老年人福利制度,通过大数据比对,主动发现符合条件的高龄津贴享受对象,将申报信息推送给社区网格员,让高龄老年人足不出户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截至去年底,已累计为城区11万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5450万元。

缓解焦虑减轻压力

优质均衡教育逐渐普及

“以前中午儿子都在学校外的小饭桌吃饭,不仅花销大,还吃不好,现在学校提供午餐后,我们全家都很放心。”1月6日,宜昌市实验小学家长王女士对记者说,各项重磅教育措施的陆续出台,解决了她和很多家庭的“老大难”问题。

去年秋季学期,宜昌城区实现了学校供餐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都能在校园吃上现炒出锅,热气腾腾的饭菜。根据要求,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学校将实现校园供餐全覆盖。

除了能在学校就餐外,王女士感觉最贴心的政策,就是学校实施的“5+2”课后托管,让她不再麻烦老人去接孩子放学了。2021年秋季学期一开始,城区各校制定了“5+2”课后托管和晚自习实施方案。据宜昌市教育局数据统计,目前宜昌小学课后服务开展率达到70%以上,惠及小学生8万多名。

此外,宜昌大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转型或关停,也在一定程序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和经济压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出台保障激励措施,巩固完善中小学午餐晚托机制。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作为全国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宜昌教育如何满足市民期待?

2021年8月,曾经“老破小”的伍家岗区李家湖小学,以焕然一新的校园,迎接师生们的回迁。该校四年级家长望女士,就住在学校旁边的高层住宅楼里。她说,每天一想到女儿在条件这么好的学校上课,心情就会特别舒畅。

作为人口数量激增的伍家岗区,近几年持续优化校点布局,新建学校,扩充学位,保障儿童就近入学。家住伍家岗区月亮湾的陈先生,每天都会路过正在建设中的田家炳中小学,他说,“女儿现在在东艳路小学借读,听说不久后,就可以到家门口的田家炳中小学上学,不仅上学更近了,而且校园更漂亮!”

1月6日,记者从伍家岗区教育局了解到,除了田家炳中小学外,伍家岗区还将计划新建一批中小学,预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约12000个。另外,伍家岗区还将在5年内,再开办16所公立幼儿园,预计新增公益普惠学位近7000个,构建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就全宜昌而言,2022年宜昌将实施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计划,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同时,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今年全市还将进一步推广集团化、学区化、联盟办学,推动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区集团,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破解23个小区“供水难”

一滴一缕情牵百姓福祉

1月5日下午,白龙井路18-1单元楼5楼住户陈登攀打开家中厨房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啦的喷涌而出。

水改前,白龙井路18-1单元楼地势较高,水压低,高楼层住户在楼下安装加压泵,楼上楼下经常因为噪音和牵电线发生矛盾。

供水供电供气是重要的城市民生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居民的切身幸福感。

水压不足、设施老化、停水频繁、跑冒滴漏……每个“供水难”小区,背后都是长期的历史欠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城区居民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移交,消除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供水保障盲区。

宜昌启动“供水供气行业服务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市住建局、浦华三峡水务组织实地摸排居民小区和商住楼1618处,结合供水热线大数据分析,彩陶小区、白龙岗小区、军供小区、长江瑞景、江临天下等水压不足、设施老化、停水频繁等用水矛盾突出的23个小区,被纳入城区首批居民供水改造。

由于白龙井路18-1小区公共区域狭窄,小区内没有可供修建泵房的位置。为了给小区接入二次加压水,宜昌市住建局水改专班协调驻宜企业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同意给白龙井路18-1接入加压水。浦华三峡水务立即行动,28户居民在年前用上了“舒心水”。加压泵拆除后,旧水表也换成了智能表,居民们直接在手机上就能查水量、交水费。

茶庵小区属于城中村,这次新建二次加压泵房和水箱,解决了240户居民水量小、水压低的用水难问题,同时还实现了水质水压和水量自动化远程监控,采用了“3D打印+装配式”新技术,打造宜昌二次供水智慧化泵房样板工程。

宜昌市住建局水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多措并举,让居民告别‘用水难’的同时,兼顾用水安全、水质保障、缴费便利、规范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在用水体验上不断提档升级。”

“以前到用水高峰期,水一滴滴的急死人,还经常停水,我们迫不得已在家里修了个蓄水池。去年新修了泵房后,用水比以前畅快多了,不管是洗菜还是洗澡,都很方便。”茶庵社区农科院杂居小区居民胡永芳告诉记者。

目前,首批23个小区的改造已接近尾声。

浦华三峡水务公司副总经理陈文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居民住宅供水改造和二次供水移交,每年集中力量办一批实事好事。

一滴水,一缕气,上连国计民生,下系百姓福祉。宜昌首批23个“用水难”小区,经过一年的二次供水改造,目前已接近尾声,6000多户居民的用水难题得到解决。

记者手记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生活由千针万线细细织成,过日子离不开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又具象为柴米油盐点点滴滴。一条线不顺打结,生活也许就会乱套。

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群众幸福指数上。把群众关心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发力点。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体现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