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宜昌靠什么振名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159

两翼驱动,当好引擎,尚需知名度、吸引力匹配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张元媛何凡/文景卫东/图

知名度,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体现,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它关乎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经济社会发展。

宜昌有名吗?毋庸置疑。才获全国“十大秀美之城”,又登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榜单,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引来各方人士打call。

可是,“宜昌在哪?”“三峡大坝所在地,不是在重庆吗?”宜昌人仍不时遭遇外地游客的类似疑问。

当前,宜昌正全力深度融入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打造南部列阵主引擎。与发展趋势、发展目标相比,宜昌的知名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放眼未来,如何把品牌营销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连续多日,记者走访多位国际城市品牌和区域经济专家学者,为宜昌出谋划策。

城市知名度从何而来?先天底蕴加后天特色

5月9日上午,2021中国品牌价值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地级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前100名城市名单。宜昌榜上有名,排名第16位,省内第一。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生态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政府形象的综合展示。

“品牌城市的品牌显然是褒义词,充满了温情。”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秘书长、《品牌评价城市》国家标准起草人、中国城市报副总编常亮介绍,上榜城市大多数具有9字特点,即“张五宜、国际范、讨人喜”。“张”是张扬特色,定位清晰;“五宜”是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国际范”指城市发展要有世界格局和眼界;“讨人喜”就是容易让外来人员心生好感。

一个城市品牌的塑造,其背后一定有强大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实力作为基础。

纵观宜昌城市品牌的打造历程,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拥有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

宜昌以三峡工程为引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世界级水利工程的区位优势,立足既有的山水资源特色,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五一”五天假期,宜昌共接待游客490.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23亿元。

文旅部门聚焦打造全国区域性文化和旅游中心,2020年12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宜昌位列其中,全省唯一。

塑造底蕴深厚的文化品牌。

以屈原、昭君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三国古战场为代表的军事要塞文化,以端午习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水电工程文化等,构成了古今贯通、交相辉映的文化品牌。

近些年,为充分发掘城市独有的个性资源,宜昌打造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钢琴之城等闪闪发亮的城市名片。

2006年,宜昌提出打造钢琴音乐城的构想,发展庞大的钢琴生产和销售基地,举办钢琴音乐节,普及在校生钢琴教育。2014年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首个“中国钢琴之城”荣誉称号,其音乐城市品牌逐渐成熟。

2011年,历经15年创建,宜昌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全省首个,光耀荆楚。2020年,宜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呵护独具特色的生态品牌。

一半山水一半城,宜昌是三峡生态重要屏障区,绿色是城市的基本底色。

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进园。摘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宜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建设公园城市。

谋划生机勃勃的创新品牌。

“互联网+分级诊疗”惠民医疗服务改革被国务院通报表彰;入选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跻身“中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宜昌承担国家省级改革试点项目近百项,这不仅是“金字招牌”,更是肩负着国家层面先行先试的创新使命。

城市知名度带来什么?竞争力美誉度“含金量”足

一部影视作品,往往能带动一个“网红”城市。多年前,一部《山楂树之恋》给宜昌带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多个景区踏破了门槛,知名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项体育赛事,则可能带来较为持久的客流、现金流。在宜昌,宜昌国际马拉松、高岚朝天吼国际漂流大赛等一系列赛事成为全国知名IP,“吸睛”又“吸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城市的知名度与城市的吸引力成正比,一个城市如果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其经济效益、发展效率提升来说,都是极其有益的。曲建也毫不讳言,他对宜昌印象不深。

这种“印象不深”,不少宜昌人在外面都曾遇见过。小于是一位旅游从业人员,10年前,带团出游的旅程中,碰到外省游客,小于自我介绍来自宜昌,“10个人里大概会有5个人问宜昌在哪,再进一步介绍是三峡大坝所在地,有的游客会认为是在重庆。”

近两年,了解宜昌的人多了些,但小于还是会碰到游客误解:“宜宾我知道,产五粮液嘛!”小于与同行们想了很多办法,盘点宜昌的美景美食,尽量用通俗好记的语言向游客推介家乡,“但总是感觉还差那么一口气,牌子还是不够响亮。”

“可能是我发音不太清晰,对方没听明白,但当时确实有一点尴尬。”小袁是一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去年下半年,他去宁波招商,向企业家介绍自己来自宜昌,对方立刻很感兴趣地发问:“是网上议论得很火的宜春吗?”

对小袁这样的地方招商人员而言,唱响城市品牌,宜昌的知名度、美誉度越高,意味着,与客商找到共同话题更容易,推介宜昌投资创业环境的过程会更顺畅。

在我国,城市品牌建设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并上升至国家战略。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2017年5月,国务院作出批复,同意将每年5月10日设定为“中国品牌日”。

2017年底,历时2年,经过13轮专家答辩审核的《品牌评价城市》(GB)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与此同步,察觉到品牌的含金量,各个城市对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愈发重视。

曲建以此次位列中国地级市品牌百强榜第4位的东莞为例,2018、2019年,东莞皆位于城市品牌榜的第6位,今年,东莞排名上升两名跃居第4。众所周知,与10年前相比,东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变化翻天覆地。

今年,东莞市政府出台“1号文”重点部署“实施品牌+赋能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名标,唱响东莞品牌。5月10日,2021首届东莞品牌节启动,是提升东莞品质消费水平和打造东莞品牌的又一次大胆创新。

城市知名度、吸引力提升,带来最明显的影响之一是人口的流入。东莞2018年常住人口增加近5万人,创下新高,近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人口质量也在提升。

人口增加,企业入驻,业态丰富,消费增长……与城市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东莞相比,宜昌城市品牌推广仍缺乏爆点,知名度不够响亮,人气指数上升空间较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城市知名度如何提升?找准定位持之以恒推进

论经济体量与产业辐射力,宜昌无法与省会及一线城市比,但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学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规划博士王磊认为,一个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和城市的体量关系不是很大,“关键是要有特色,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磊举例,国内的浙江丽水,GDP只有1540亿元,厦门的GDP也只有6384亿元,体量都不大,“小而特”但知名度高,拥有大热度。放眼国际,如日内瓦这样的城市,享誉全世界,但经济体量也不大。“这其中我们就发现,城市品牌是一种软实力,它的塑造靠的是特色。”

从这个角度来说,宜昌有着很好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路径和成功典范,完全可以打响自己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金字招牌。

比如文旅产业,宜昌有夷陵、远安两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在全国都不多见。王磊认为,这说明宜昌的特色是无法模仿的,完全可以看准文旅特色,在全国做大做强,做出产业。

特色牌怎么打?王磊建议,首先要找准市场定位,特别是特色定制化市场。比如百里荒拥有高山草甸,能不能培育一个马术培训基地、一个滑雪教育基地?“不要忘了那句老话,一招鲜,吃遍天。”

另外,软实力更注重城市的细节服务,比如交通衔接是否便捷,餐饮消费是否有特色,服务是否到位。细节最能给城市美誉度加分。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各种网红城市赚得盆满钵满。“红”并非从天而降,在王磊看来,城市的推广和品牌塑造,需要包装及宣传,这也恰恰是内地很多城市的短板,宜昌同样需要深入系统研究,打造爆款。

曲建认为,一个城市知名度能级提升,需要做123工程,即一个发展战略,两部实施规划(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三个行动方案(开发建设方案、投资融资方案、管理运营方案)。

“我建议先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城市共识,随后动手真抓实干,这样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广东的经验就是这样的。”在曲建看来,东莞就是通过实施这个系统工程,一步步从三线城市走到二线城市的。他透露,汕尾、河源正在编制规划和方案,组织实施。

广东城市互相借力发展,最近一个月,“宜荆荆恩”城市群同样动作频频,抱团做强城市群影响力:城市群住博会及人居示范启动、城市群人社工作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交流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秦尊文,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中说,“宜荆荆恩”城市群不再是“被动”,而是“主动和驱动”。

宜昌、荆州、荆门、恩施互访互通,努力形成1+3大于4的品牌集群效应。秦尊文说,他寄希望“宜荆荆恩”城市群能够共同打造全国非省会城市群合作样板。

宜昌作为湖北南部列阵主引擎,随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城市流量不断涌入,自然而然地提升平台,辐射力随之增强。王磊说:“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找准定位,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效果。”

评论
已有159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