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屈原故里 “景区文化”呈现强大气场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大型光影秀《楚骚秀·九歌大典》演出

非遗刺绣        摄影:黄善君 郑家裕 王罡 鲁苏

屈原故里夜游

非遗小院草编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善君通讯员鲁苏

十一期间,秭归县屈原故里景区的“非遗小巷”成了游客的聚集地。尽管因防疫控制客流量,屈原故里在十一长假期间仍然接待游客2.6万人。

在现有基础上湖北省三峡平湖旅游发展公司还将在屈原祠内增加以编钟为特点的楚国宫廷乐舞表演;打造以青年屈原、中年屈原和老年屈原为主题的花车巡游;打造屈原文化云上展厅。届时,屈原故里的文化气场更加强大。

湖北省三峡平湖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马尚朝介绍: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拓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

屈原故里荟萃三峡文化经典

屈原故里景区在建设之初就容纳了秭归县大部分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原来都位于秭归境内长江两岸,因三峡工程的兴建,整体搬迁至屈原故里。

包括屈原祠、江渎庙、水府庙、紫光阁、王氏宗祠、杜氏宗祠、郑书祥民居、郑启光民居、郑韶年民居、刘正林民居、郑万琅民居、三老爷民居、彭树元民居、邓永清民居、游县长民居、郑万瞻民居、屈原故里牌坊、惠济桥、江渎桥、屈子桥、千山桥、新滩古井、迎和门、景贤门等大型古建筑24处,其中峡江古民居15栋。

与此同时,还抢救了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的部分岩体及纤夫石等大小共128处。一处建筑、一处陈列都有一个故事,一栋建筑都有一段历史。

屈原故里景区开园以来,通过逐年的产品升级改造,形成了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屈原祭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主题园区;以青滩仁村、崆岭纤夫雕塑、牛肝马肺原样搬迁、兵书宝剑复制、峡江石刻、峡江古索桥等为主要内容的峡江文化主题园区;以峡江皮影、巫术表演、船工号子、秭归高腔、民间乐器演奏、龙舟博物馆、端午习俗馆等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主题园区。

还开通了三峡副坝,让旅游车借道运行,经过多方共同争取,2019年9月19日开通“三峡大坝旅游区秭归换乘中心”,游客在屈原故里景区购票后,可经副坝进入坝区游览。进一步释放三峡大坝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县城和屈原故里景区发展。

夜文化填补宜昌景区夜游空白

屈原故里景区以夜间经济为突破口,增加文化内涵和消费业态,充分利用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结合屈原祠夜景成功推出“最美三峡之夜”产品,“吹江风、喝夜酒、赏大戏、观夜景”成为景区夜游的鲜明特色,受到游客青睐。

2020年9月三峡平湖旅游发展公司推出大型光影演艺《楚骚秀·九歌大典》,按照“内容驱动、科技赋能、场景营造、艺术呈现”的思路打造独具特色的场景秀,走出了秭归特色的个性化演艺之路。这是创新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合,穿过追光、激光、彩灯,亭台楼阁在夜色中被点亮,更加焕发出“不夜”之魅,在现代与古老的交相辉映中,游客仿佛经历一场穿越之旅,共赴巴楚文化的视听盛筵。

除了光影秀,每晚19:30在原生态戏楼九歌苑舞台上还有杨林堂鼓、峡江船工号子、薅草锣鼓轮番上阵。

屈原故里夜游产品的开发不仅填补了宜昌景区夜游市场的空白,还形成了“白+黑”的经营模式让景区一变为二,成为旅游产品的“卖点”和“亮点”。

坝头公园和景贤门下的小吃一条街,通过屈原故里夜游产品的推出,人气逐渐火爆,带动了小吃及小商品、农特产品的销售,间接拉动就业近1000人。

50名非遗传人入驻“非遗小院”

9月29日,位于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非遗小院”正式运营。12项非遗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3项演艺类非遗项目免费入驻,惠及50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秭归50名非遗传承人在景区演艺,有了固定工资,住所、生活有了保障,传承非遗有了固定的舞台和窗口。

游客们在现场观看非遗节目、体验非遗手工制作技艺、品尝非遗文化美食、购买非遗文旅商品,成功实现了非遗与游客的互动,让游客感觉好看、好听、好玩。

在屈原故里景区改造、建设非遗小院,延用和发展“小巷模式”,将成熟的项目技艺和传承人,投放到景区,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增强了景区文化氛围,加速了旅游多元化的发展。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