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文佛山 一个颠覆地理认知的地方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文佛山寺,建在四面都是悬崖峭壁的山巅之上。

文佛山腰的地标建筑,七层楼高千佛塔。

文佛山是一个让人颠覆对宜昌地理认知的地方。在宜昌的“鼓浪屿”艾家镇枇杷垴打卡时,一直以为文佛山就是枇杷垴背后的那一座山顶,向艾家村支书咨询具体位置时才得知在点军区联棚乡。

联棚乡的文佛山和兴山县高岚的卧佛山仅一字之差,以至于有人将文佛山与卧佛山相混淆。其实文佛山不仅与卧佛山地理方位迥异、文化脉络更是大相径庭。当登顶文佛山后,就有一种对上天的感动,文佛山颠覆了记者对宜昌地理的认知。

登顶成老弱妇孺的挑战

任何神秘的事只要一层窗户纸捅破就不那么神秘了。11月28日,记者去文佛山时却颇费了一番功夫,看导航去的方向七弯八拐,还停车问了几次路,以至于根本记不住去时的路,但是返回后梳理了主要路线图。其实,从宜昌任何一地出发,先导航点军区联棚乡政府,抵达后,再导航文佛山就能直达,且总行程不超过30分钟。

当记者驱车从C字型的岩壁中穿过时,就被这个奇特的地质构造震撼了。当初修建公路时,尽量避免了破坏,依据这里的地理特点,依山就势从天然的C字型的岩壁下蜿蜒穿过,而C字型的外侧,沿路种植的水杉树又遮挡了外围的视线,车好像从隧道中穿越,一股清流从岩壁的顶端往下漏水,像筛子筛水一样滴滴哒哒滴个不停,这种景观让人瞬时心旷神怡。

车从岩壁下穿过,就驶向了挂壁公路,上下都是悬崖峭壁,公路从半山中经过,路仅有一车宽,如对向来车,只能倒车寻找能够勉强错车的地方了。造访文佛山人心急不得,浮躁不得,淡定包容是必然的。

点军区联棚乡文佛山是“一山踏三地”的分界线,南与长阳县龙舟坪镇交界、东与宜都市红花套镇毗邻,有“一脚踏三地”之说。

文佛山一度时期是一个景区,至今景区的功能仍随处可见,只是大部分都已废弃。虽然没有了导游引路待客,但文佛山的人气并不萧条,甚至有人专门指挥泊车,逼仄的文佛山固然拥挤,但停车有序。

文佛山海拔710米,垂直高度约400-500米。登顶文佛山是一件需要耐力、勇气与雄心的事。站在山底,仰望山顶难以看到峰顶建筑,反而有种“不剧透”的神秘感让人对登顶有了各种渴望与遐想。上山的台阶并不规整,台阶每一步都很高,虽然爬着费劲,但是每迈5步差不多就能上升1米的高度。这些台阶都是在建设文佛山寺时一钻一锤凿出来的便道,在最陡峭处是70度坡,每爬一步就有若干汗滴在汩汩涌出。

这样挑战极限的登山路,看着就让人发愁的路,却吸引了无数年轻家长带着孩子爬山,甚至还有一对夫妇抱着刚刚满月的孩子,还有3岁的小女孩与6岁的哥哥比赛爬山,虽然家长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让孩子成功登顶,这就印证了那句“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能登上山顶至少需要歇上10次,却没有人半途而废,因此上山、下山的人络绎不绝,貌似登顶就是人格的洗礼。

颠覆认知的地质奇观

文佛山寺建在绝对的山巅上,也是人们在经历了汗滴流淌之后的终极目标。成功登顶后,站在海拔710米的山顶上,四周的山比山顶至少低300米的高度,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油然而生。在文佛山的登顶处有一道缆索,缆车的车厢里装着垃圾,只要缆车启动,通过索道这些垃圾送下山处理,在千佛塔入口处是缆车的起始点,山下的物资从这里配送上山。

无人机升空鸟瞰文佛山顶,四周都是笔直的悬崖,上山的路在东侧,稍微平缓,西、南、北三方都是90度悬崖峭壁、寸草不生。崖壁的石头从山底开始到山顶都是一个整体,犹如华山再造,只是华山的山顶是道观。树木与草丛只是文佛山的点缀,在岩壁的相对平缓处及缝隙中间就有植物探出绿色的头颅。

文佛山一定不会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因为从山顶到山脚的山脉就是大自然用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山体。一座山就是一个大石头。从近到远直线距离千米之内都是延绵起伏的山,这些山都是与文佛山类似的山势,俨然一派华山山顶的风貌。光滑的石壁多于绿色的植物,放眼望去,每一座山差不多都是无人区,陡峭的山崖,人是难以攀爬的,而植物的生命具有穿透力,就在山的缝隙中立住脚、扎下根、安身立命,可见大自然的顽强。于是文佛山就不单调、也不寂寞了,因为有了树与草的相濡以沫。

文佛山山腰的挂壁公路将文佛山底的居民链接在一起,只有在山底才有人家,他们住在画廊般的文佛山下,与世无争,仿佛也是修行。

在爬山时渴望有风,风可以降降体温,但是没有,汗滴就在爬山的过程中酣畅淋漓地流淌。登上山顶,山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刮得山顶的三角旗不知疲倦地摇晃,也刮走了人的倦意。站在文佛山顶,在三精塔前的观景平台上凭栏极目远眺,满眼都像华山的地理特征,画面感十足,心里就有一种怀疑,是不是站在宜昌的土地上的错觉。真的,文佛山就是宜昌的华山。

文佛山是有溶洞的,从路边汩汩流出的琴弦瀑上排出的大量钙化溪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涌出泉水的洞口可能就是溶洞的出口……文佛山寺的山脚有一个占地上百平米的大岩屋就是溶洞的特质,文佛山的地质奇观还有多少?是一件值得期待和发掘的事。

传康熙帝曾造访文佛山

2008年8月建成的文佛山藏经楼金碧辉煌,是海拔710米文佛山顶的标志性建筑。而塔高七层的千佛塔则金光四射,于2016年11月建成,成了文佛山寺下的标志性建筑,与山下挂壁公路一个平面。阳光西下,红红的余晖洒在塔上显得流光溢彩,形成了最耀眼的标志物。但是在明代洪武年间之前,文佛山并不是这个名字,至于原名叫什么不去较真,文佛山是康熙赐名。

据文佛山顶的藏经楼下碑刻上记载:文佛山最初建成哪一年没有考证,但文佛山的盛名由来已久。

文佛山主持释弘杰告诉记者:清世宗顺治帝皈依佛门在五台山修行,随后顺治帝云游四方,尤其是来到文佛山寺参禅修行时,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刚好到达文佛山寺,顺治和康熙曾经在一桌喝过茶,父子终因长久不相见而面生,竟然并不相识,最后擦肩而过。

康熙皇帝错过了寻找父皇的机会,长叹一声:朕与父皇无缘啊。康熙皇帝沮丧归沮丧,但仍然被文佛山的风景所吸引,观山势、察地理、动真情,挥毫泼墨题写了一个匾额“文佛山寺”,将此地命名为文佛山,并传旨宜昌府拨纹银31万两,扩建文佛山寺庙。藏经楼门前的石碑上记载,康熙四十一年起,四十八年立。文佛山寺庙经过历时8年的扩建建成,当时属于江南乃至三峡地区最恢弘的寺庙了。

当初建设文佛山寺的难度可想而知,所有建材都需要人工运上山顶,而上山顶的路是马匹、毛驴无法企及的。主持释弘杰介绍:今年文佛山寺刚刚解决了饮水难题,每天可抽水40吨上山,解决了僧人们用水靠下山挑的历史。文佛山寺是缺水的,山上有一个乌龙井,这个井里的水始终只能保证饮用。往往在缺水时僧人就不洗衣服、不洗澡。

1942年日本鬼子炮轰文佛山寺,文佛山寺遭遇浩劫残缺不全,后来再度遭遇损毁过一次。1989年落实宗教政策文佛山寺得以复建......

文佛山是有故事的山,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登山或是冲着文佛山的文气、或是磨砺孩子的意志,或是登顶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文/图:全媒记者黄善君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