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李先念“拜年帖”背后的故事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拜年帖(正面)。

拜年帖(内页)。

□牛军

当阳市档案馆收藏着一份七十六年前,新四军五师首长李先念等人给当阳开明士绅卢国玉的一张“拜年帖”子。小小的一张纸品,见证了共产党人与人民大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为夺取全面抗战胜利的坚强决心。

七十六年前,李先念等首长为什么给当阳一个乡绅送去“拜年帖”子,至今我们已无法还原历史的过程。但我们依然从帖子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厚重,依然能读出这位老人留存这张帖子的艰辛过程。

从襄西革命根据地到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

据原当阳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贺大霖介绍:抗战时期当阳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前哨,日军在此布防重兵,因而共产党以荆(门)当(阳)为中心建立了襄西革命根据地,从此,在中共党史上就有了一个“襄西”地域概念的行政建置。“襄西”,指襄河(即汉江)以西、长江以北、西陵峡以东地区。汉水流经襄樊以下,民间称襄河,襄西由此得名。襄西属于中共鄂豫皖湘赣边区(此前为鄂豫边区)管辖。这张帖子也就是中共鄂豫皖湘赣边区党委和五师首长通过襄西抗日民主政府和当阳抗日民主政府辗转送给卢国玉老人的。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襄西有十几万革命者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生命,董必武、彭德怀、周逸群、贺龙、段德昌、程子华、王树声、许光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都曾在襄西从事革命活动;襄西还诞生了陈士榘、贺炳炎等7位共和国将领和一大批党政军干部。襄西从行政地域上涉及现在的4个地级市、11个县市。由于当阳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央和湖北省委决定把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建在了当阳。

襄西的历史既特殊又丰富。193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为建立荆当远据点,派刘宝田回当阳开展抗日宣传和重建当阳党的工作。后又增派胡少衢、张泽生、刘真等到当阳工作,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钱瑛派刘宝田回当阳工作时,预料到当阳有沦陷的可能。钱瑛交给刘宝田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准备沦陷后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在刘真、刘宝田等人的努力下,重建恢复了当阳党的组织,并利用统战关系建立了公开身份为国民党地方组织,实为共产党控制的军事武装。

1940年6月,当阳、宜昌沦陷后,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指示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员李先念率部队“向襄西敌后发展”,李先念等部署、实施武装开辟襄西,建立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荆当地委根据李先念等的指示,将当阳、荆门、钟祥等县地方武装分别拉上荆当交界的绿林山和荆钟交界的北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当阳的刘宝田、童勋伯带领所辖武装脱离国民党控制,以绿林山为中心,同敌伪顽势力进行巧妙斗争,使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到180余人枪。9月,新四军襄西独立团成立,当阳武装编为独立团第二大队,刘宝田任大队长。10月,刘宝田任当阳县委书记,奉命组建荆当大队,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创建当阳抗日民主根据地。至1941年春,当阳根据地初步形成。鼎盛时期根据地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并与荆南、荆北、钟西根据地联成了一片,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团结更多的开明人士参与抗日斗争

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孤悬敌后,像刺向侵宜日军脑后的一把钢刀,造成日寇前进或后撤都受到严重威胁,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牵制了敌军西犯和顽军东进,抗击了大量日军和襄西的全部伪军,反击了万余人的地方土顽的进攻,成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伸向鄂西的前哨阵地和西部屏障。

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当阳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一开始就面临着日、伪、顽军夹击的严峻局势。日军以两个师团和一些特种部队分别长期占领宜昌、当阳等地,大肆网罗汉奸特务,组织维持会、伪政权,收编伪军,奴役人民。退守长江以北,西至宜昌南津关以东,沿荆山经远安至荆门石桥驿一线的国民党军有三个军九个师。加上江防军,国民党军防守部队共有六个军、17个师。另外,还有曾宪成、周赞廷、左墨香、郑家良等多股国民党地方武装部队,他们拥兵自重、通敌扰民,猖狂与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及其人民地方抗日武装为敌。面对日伪顽军严重的“三角夹击”,为了巩固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打击日伪顽军,新四军第五师首长李先念等人坚持做好统战工作,调动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全民抗战的信心。通过开展统战工作,襄西的新四军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人士和开明士绅,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巩固了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

为了团结更多的开明人士参与抗日斗争,鄂豫边区政府在人员构成方面,充分坚持了“三三制”原则,即在党领导的各解放区政权中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这样的人员构成,起到了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作用,保证了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当阳县委动员了张亚权、张云龙、吴碧舫等一批拥护抗日、愿意接受党的领导的开明绅士和社会中上层人士到各级政府中任职。共产党在政权工作中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党在政府中的领导地位靠政策的正确和党员的模范作用来实现。在这种开明政策下,卢国玉被吸收为鄂豫边区政府议员。卢国玉,当阳淯溪卢家湾人,是当地的开明士绅。在新四军襄西部队统战工作的号召下,他积极响应鄂豫边区政府的号召,减租减息,大量购买建国公债,为抗日作出了一些贡献。

李先念给卢国玉发去的“拜年帖”,在夹墙中藏了几十年

1945年元旦,为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调动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全民抗战的信心,李先念给卢国玉等开明士绅发去“拜年帖”,送去节日的祝贺。此物为毛边纸正反两面铅印,尺寸为27厘米×18.2厘米。正面为套红印刷,右边居中印有四行黑体大字“改组政府、扩大民主、加强团结、准备反攻”,此为拜年主题;下面时间为“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左边为红字“恭贺新禧”。另为手书的“送当阳卢国玉先生”。反面为木刻套红印刷,有近千字记述国际国内抗战形势的元旦贺信,标题为“迎接胜利的民国三十四年!”落款为“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许子威同启,民国三十四年元旦”。

卢国玉收到拜年帖子后,既喜又忧。喜的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最高首长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忧的是被日伪组织发现后就会有生命之危。卢国玉和家人商议后,便将拜年帖子藏入夹墙之中。这样“拜年帖”被卢国玉的家人珍藏了几十年。1980年冬天,卢国玉的家人将“拜年帖”捐赠给当阳县委党史办公室,后来当阳县委党史办公室和档案局馆合并,此件交给当阳市档案馆作永久性馆藏。

2009年9月,由湖北省档案局编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百馆珍品档案》一书,收录了当阳市档案馆馆藏的这件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纸制品文物。从现在看来,此件已有七十六年岁月,但整个纸品来看,除有几个虫蠹小孔和虚边破损以外,纸面依然完好。作为印刷品保存如此良好,也算是个红色文化的收藏精品。(作者系原当阳市史志办公室副主任)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