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专题 > 宜荆荆恩 > 正文
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发挥源动力——本报记者专访“宜荆荆恩”四地农科院负责人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刘远新通讯员吕敏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科院汇聚了各地顶尖的农业科研人才,是各地农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农业科技一体化发展,策源地如何发挥源动力?12月11日,在首届“宜荆荆恩”城市群农业科技一体化学术交流活动现场,本报记者专访了各地农科院负责人。

提升四地农业科技

协同创新能力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光灿表示,激活“宜荆荆恩”四地农业科学院科创潜力,首先要共享信息,打造资源利用一体化。全面摸清“宜荆荆恩”城市群农科院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打造“宜荆荆恩”农业科技数据库,打通信息“脉络”。建立资源一体化利用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创新要素集聚,激活共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宜荆荆恩”城市群农科院科技创新整体协同能力。

共建平台,打造人才培养一体化。依托国家、省级科研平台,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活动,给科技人员提供更大科研舞台。联合举办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论坛。打造人才一体化培育模式,锻造一支创新驱动发展的“奇兵”。

共做项目,打造创新攻关一体化。组建“宜荆荆恩”科创联盟,构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稳定、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开展跨区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促进四地农业科技

均衡发展

荆州农业科学院院长陈洪洲表示,将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院院合作:

提升“四地”科技创新能力。将荆州的传统优势学科水稻、棉花、油菜、西甜瓜等与宜昌、荆门和恩施三地农科院紧密协作,做好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运用、高效模式构建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同时广泛借鉴宜昌、荆门和恩施三地农科院优势科技资源,扬优势、补短板,促进学科均衡发展,保障四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科技创新突破。

加强科研项目深度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技奖励等,共同推广“四地”新成果、新模式,让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制定“四地”人才培养计划,互派专家团队开展项目协同攻关,定期组织学术论坛、座谈等活动,促进人才的交流与发展。

共谋“宜荆荆恩”区域农业新发展。立足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制定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推动区域高效联动。

推动四地优势农业

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荆门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黄昌武表示,围绕农业科技一体化发展,荆门将强化交流合作。定期组织科研团队开展互学互研,加强项目、团队对接,探索院院合作、院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科技创新。

强化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平台和科技资源,以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联合申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围绕优质稻米、高油酸油菜、高蛋白大豆、清水小龙虾、畜禽养殖、精品花卉等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科技研发分工合作、科技成果互利共享。

强化产研融合。聚焦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和创新,推动区域优势农业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荆门市农业产业“五个一”工程和乡村振兴强化科技支撑。在区域内遴选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典型企业或特色村镇,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点和先行区,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推动四地农业科技

创新平台共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沈艳芬表示,将依托恩施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主题,靶向发力补齐短板,同频共振开创新局。

全力助推恩施硒都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武陵山种业创新中心和农业机械化创新中心,不断扩大合作开放水平,推动四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和项目联合攻关;紧紧围绕恩施州主导产业中“茶、畜、粮、蔬、药、果、蜂”和富硒产业开展“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凝练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命题,突破一批制约全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补齐产业链前端发展短板;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人才交流互动和学习调研,实现四地农科院科技创新信息共享,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高新技术人才辐射引领作用,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提升服务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共同推动四地的协同发展。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