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陈然:宜昌成长的《红岩》烈士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青年陈然。

少年陈然(左一)与宜昌抗战剧团的战友。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今通讯员程锡勇

在著名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红岩》中,有一位因办《挺进报)并留下豪迈诗篇——《我的自白书》的英雄人物。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原型是出自宜昌的少年党员陈然。宜昌市档案馆的相关文献中,记载了陈然烈士的革命经历——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如何以26岁的青春年华,书写了光照千秋的不朽传奇!

投身救亡开展抗日宣传

陈然,原名陈崇德,祖籍江西,1923年10月出生于河北香河县。父亲陈凤书是海关的一名文员,当时的中国海关受英帝国主义控制,陈凤书在那里备受洋人歧视,常在家痛骂洋鬼子。

陈然在幼年时就受到了家庭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教育,萌发了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陈然先后由上海迁居杭州、芜湖、沙市等地,生活和学习动荡不定。

抗战爆发后,受大姐进步思想的影响,陈然有了上前线抗日杀敌的志向。1938年夏,陈凤书由沙市调至宜昌海关,全家一起搬到了宜昌。不久,15岁的陈然和二姐一起参加了“宜昌抗战剧团”,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

宜昌抗战剧团于1938年5月29日成立,是中共宜昌地方党组织直接领导的、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一支由大批热血青年组成的宣传抗日救亡的文艺团体。剧团除常在宜昌城区剧场公演外,还在街头、工厂、码头、医院、难民收容所、儿童教养院和航空站等地宣传演出,足迹踏遍宜昌城乡、周边县镇,甚至远达四川万县,行程3000余里,在峡江两岸和荆当山脉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火种。

据记载,剧团演出剧目有《保卫卢沟桥》《故乡》等60余种,公演72场、送演802场,观众达11万人次,参演成员先后达210多人,少年陈然就是其中之一。

陈然在剧团里很活跃,表现出超乎其年龄的积极,特别是下乡宣传,他跟大家一样坚持白天行军,晚上演出。他在歌咏队里承担报幕诗歌朗诵等工作,并主动承担团里的生活服务工作。

据《宜昌抗战剧团斗争史略》记述,“祖国的危亡激发着年轻人的爱国心,家乡的沦陷促使他(陈然)参加了剧团的救亡活动”。

激昂艰苦的抗日救亡宣传,使少年陈然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奔赴前线抢救孤儿难童

1939年春,年仅16岁的陈然由时任中共宜昌抗战剧团党支部书记陈沫潮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陈然更加积极,他多次主动请缨上前线,誓言要在战场上履行一名抗日文艺战士的光荣使命。

据《参加沙洋前线抢救难童记》一文中记载,1939年夏,陈然与程季华等5人,报名参加了中华慈幼协会战地工作队,到襄河前线沙洋一带抢救孤儿难童。他们根据团长冷善远的工作安排和行程要求,顶着烈日酷暑步行当阳、慈化寺、河溶、十里铺至沙洋前线,一路宣传大后方四川奉节保育院难童学习、读书、娱乐的图片资料,将愿意跟随的难童进行登记,以便他们从沙洋返回时,带到宜昌再转送至四川奉节保育院。

他们到达沙洋时,见到了守卫前沿阵地的一位川军团长。在演唱抗日歌曲、表演节目后,陈然他们几个在守卫士兵的带领下,从我方战壕射击孔向对岸鬼子瞭望,并从士兵的手里接过枪,怀着满腔仇恨,一人连打了3枪。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陈然和他的战友往返步行几百里,收容了100多名难童。在带难童返回宜昌的途中,他们日晒夜露,经常栖身破庙乱屋,忍受饥饿煎熬,还给难童们洗澡、理发、换洗衣服、扇扇子、驱赶蚊虫,一路非常艰辛。回到宜昌时,抗战剧团的同志们都说他们晒成了“非洲黑人”,每人起码瘦了5斤。

转战重庆在烈火中永生

1940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极力推行反共政策,在湖北大肆搜捕、迫害共产党人、抗日积极分子和进步人士。为保存有生力量,上级党组织指示宜昌抗战剧团实行战略转移,陈然接组织通知,准备和剧团一起去延安。

而此时,陈然疟疾复发,只好离开剧团,到巴东的家里养病(陈父随海关迁到了这里)。1941年底,陈然又随全家迁到重庆,找到了原剧团的部分同志。他的党组织关系被介绍到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由徐冰同志直接领导并联系。

1945年,党通过《群众周刊》号召在蒋管区广泛开展“民主青年”活动,陈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读书会的形式,把周围的青年朋友组织起来,共同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整风文献》和《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论入门》等文章和书籍。

这个读书会逐步成长为一支民主青年有组织的力量,他们还建立了简易印刷所,常印制进步宣传品散发。1945年10月,陈然到重庆野猫溪中国粮食公司修理加工厂当管理员。

1946年1月18日晚,李公朴主持会议,中共代表王若飞在沧白堂作报告,国民党特务破坏会场,陈然组织一批进步青年维持会场秩序,在与特务分子的搏斗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

1947年1月,陈然与几个进步青年创办《彷徨》杂志,他负责通联工作。地下党重庆市委发觉后,派人与陈然联系,将《彷徨》杂志定名为《挺进报》,并作为市委机关报。陈然继续负责电讯稿、油印、转收和投寄。由于表现优异,1947年底,陈然经市委批准重新入党,1948年2月转正后,先后担任《挺进报》特支的组织委员、书记。同年4月22日,由于叛徒出卖,陈然在《挺进报》工作室被敌人逮捕。

他本有机会逃脱,组织已派人提前传递了消息,但他为了把手头的这期报纸办完,放弃了提前转移。

陈然先被押到重庆老街32号,后转渣滓洞、白公馆。在狱中,陈然继续机智勇敢地办起了《挺进报》,不时发布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给难友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他是通过难友秘密传递给他的半截铅笔和一些香烟盒,以及隔壁关押的国民党黄显声将军提供的外界消息来办报的。

不仅如此,陈然还感化和策反了一个叫杨钦典的看守,为重庆解放前夕的大越狱作出了杰出贡献,越狱成功的难友对陈然十分感激和怀念。

后来,敌人多次对陈然使用酷刑,要他说出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他始终坚贞不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保守了秘密,保护了同志。1949年10月28日,陈然和《挺进报》电讯负责人成善谋一同被国民党杀害于大坪附近的山岗上,牺牲时年仅26岁。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